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草书艺术

《说文解字》中说;“汉兴有草书”。草是相对于正而言的。把字写得快捷随便。如起草文稿书信被称为“草稿”,所以,任何一种书体都有这种草化的结晶,如篆草,章草,今草,行草,狂草,从狭义而言,是“解散隶法,用以赴急”的结果。草书符号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笔画带钩连,包括上下钩连和左右钩连。隶化笔法的横势倾向,为左右钩连的草化提供了依据。草书虽然适应了快速书写的文化需求,在社会生活中曾广泛传播,但往往流于潦草,不易辩识,不得于传播和教育,这就产生了行书,由此看来,草书发展可分为早期草书。章草和今年内草三大阶段。早期草书是跟隶书平行的书体,一般称为隶草,实际上夹杂了一些篆草的形体。章草是早期限草书和汉隶相融的雅化草体,波挑鲜明,笔画钩连呈“波”形,字字独立,字形遍方,笔带横势。今草,是章草去尽波挑而演变成的,章草笔法用“一”形,今草笔法用“s“形。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运笔放纵,点画狼藉的又称大草或狂草。

章草在汉魏之际最为盛行,后至元朝方复兴,蜕变于明朝,今草书体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今天,草书的审美价值远远超越了其实用价值。

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北京鸿兴书画院或鸿兴书画院” 的所有作品(包含视频文件),版权均属于北京鸿兴书画院,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北京鸿兴书画院)”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北京鸿兴书画院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北京鸿兴书画院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北京鸿兴书画院将会尽快移除相关涉嫌侵权内容。
4: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北京鸿兴书画院不负责任。用户应当自行承担一切因自身行为而直接或者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画院联系的,请在作品发表后30日内进行。
史论

抗战前新美术运动回眸

2025-10-28 15:02:11

史论

中国书法史:中国古代隶书艺术

2025-10-28 15:03:18

个人中心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